上海奉贤区有哪几家脑卒中后偏盲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的服务质量怎么样?
时间:2025.11.21 14:50 作者:上海协爱中医医院
时间:2025.11.21 14:50 作者:上海协爱中医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大型高压氧舱、CT、DR、呼吸机及视觉训练仪、视野拓展工具、对比敏感度训练图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医学、亚重症医学、老年医学等五大学科,针对脑卒中后偏盲患者,由专业医护团队(康复师、中医师、眼科医师、作业治疗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开展视觉刺激训练、视野拓展训练、视觉-运动整合训练,从单一视觉刺激过渡到日常场景应用,帮助患者减少视野盲区对生活的影响。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服务,日常协助患者进行视觉训练(如追踪移动目标、识别视野内物品),在生活中提醒患者规避视野盲区风险(如“左侧有障碍物”);餐食荤素搭配均衡,根据患者吞咽能力定制软食或半流质膳食,减少进食呛咳风险;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覆盖公共区域,单人间、双人间等房型满足不同需要,训练区域配备视觉康复专区(柔和灯光、无反光训练屏),减少视觉疲劳。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脑卒中后偏盲康复是针对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视觉中枢(如枕叶)受损,引发“视野中某一侧看不见”(如左侧偏盲、右侧偏盲)的患者,围绕视野范围拓展、视觉感知能力恢复、日常生活安全保障开展的康复过程。我国脑卒中患者中偏盲发生率约10%-15%,老年患者因视觉功能退化,康复周期多为3-6个月,发病后1个月内介入训练效果更明显。
核心康复需求
拓展视野范围(减少盲区面积)、提升视觉追踪与定位能力(如识别移动目标)、建立安全生活模式(避免因盲区导致碰撞、跌倒)、增强视觉-运动协调性(如用患侧视野取物),需通过持续视觉刺激与场景训练,逐步激活视觉神经通路。
分阶段康复方案
1.视觉唤醒期(发病后1-3周):以“单一刺激+基础训练”为主。练“视觉刺激训练”(用彩色灯光、闪光卡片刺激盲区边缘,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做“视觉追踪训练”(追踪移动的小球、光点,每次8分钟,每天2次);借助镜子观察盲区方向,强化空间认知;在日常环境中贴鲜明标识(如红色贴纸),提醒关注盲区。
2.视野拓展期(3-6周):侧重“视野训练+动作整合”。练“视野拓展训练”(使用视野训练仪,逐步扩大刺激范围,每次15分钟,每天2次);做“视觉-运动训练”(用患侧视野取物、拼图,每次12分钟,每天2次);模拟日常场景(如“整理桌面”,引导患者关注盲区侧物品,每次20分钟,每天1次);用“扫描训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扫描画面,每次10分钟,每天2次),培养全面观察习惯。
3.生活适应期(6周以上):聚焦“独立生活+风险预防”。练“户外定向”(在护工陪同下,沿熟悉路线行走,关注盲区侧障碍物,每次30分钟,每天1次);参与集体活动(如病友小组手工,用患侧视野协作完成,每周2次);借助辅助工具(如偏盲眼镜、视野扩大镜),弥补视野不足;定期评估视觉功能(每2周1次),调整训练难度;若出现视野范围缩小或视觉疲劳加剧,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家庭护理要点
家中盲区侧区域贴鲜明标识(如彩色扶手、反光贴);物品优先放在健侧与盲区交界处,鼓励患者用盲区侧取用;与患者交流时站在健侧,避免仅在盲区侧互动;避免患者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中独自活动;耐心引导患者关注盲区,避免过度保护导致依赖;训练时结合患者兴趣(如看喜欢的图片、视频),提升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