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痛经的中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08 16:46:50
发布时间:2025-05-08 16:46:50
痛经可通过当归、益母草、川芎等中药调理,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是核心原则。
当归性温味甘,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针对气血虚弱型痛经,表现为经期小腹隐痛、经血色淡。可配伍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煎服,或使用当归片每日3次,每次4片。血瘀严重者加桃仁6克增强化瘀效果。
益母草专入血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效。适用于经血紫暗有块的实证痛经。鲜品30克或干品15克煮水代茶饮,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配伍香附10克可增强理气作用,寒凝血瘀者加艾叶6克温经。
川芎为"血中气药",善治气滞血瘀型痛经,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暗夹块。常与延胡索各10克同煎,疼痛剧烈时可用川芎茶调散冲服。阴虚火旺者慎用,避免与降压药同服。
艾叶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效果显著,症见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艾附暖宫丸每日2次,每次8丸;或艾叶红糖水艾叶5克+生姜3片月经前连服5天。实热证患者忌用。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适合肝郁气滞型痛经伴情绪波动。常与甘草6克组成芍药甘草汤,抽痛明显时可用醋白芍12克增强止痛效果。便溏者需炒用,避免与藜芦同用。
经期避免生冷寒凉食物,适量饮用姜枣茶或玫瑰花茶。每日顺时针按摩关元穴脐下3寸5分钟,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改善气血循环。疼痛持续加重或经血量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选用上述中药代茶饮或药膳调理,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