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煎中药才能使药效最好

发布时间:2025-04-30 11:42:21

煎煮中药需掌握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火候控制、特殊处理及药液保存五大关键步骤。

1、器具选择:

传统砂锅或陶瓷锅最佳,避免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砂锅受热均匀且保温性强,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现代可用玻璃煎药壶替代,切忌使用铁锅、铝锅。煎药前需彻底清洗器具,避免油渍残留影响药性。

2、浸泡处理:

药材需冷水浸泡30-60分钟,水量淹没药材2-3厘米。根茎类药材可延长至1小时,花草类20分钟即可。夏季高温时缩短浸泡时间,冬季可适当延长。某些特殊药材如茯苓、山药吸水性强,需单独提前浸泡。

3、火候控制:

先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煎,解表药保持沸腾15分钟,滋补药需40分钟以上。矿物类药材如龙骨、牡蛎应先煎30分钟,芳香类如薄荷、砂仁需后下煎5分钟。煎煮过程中不可频繁开盖,防止挥发性成分流失。

4、特殊处理:

胶类药材如阿胶需烊化兑服,贵重药材如人参宜另煎兑入。附子等有毒药材需先煎1小时去毒,种子类药材如车前子需包煎防糊底。每剂药通常煎2次,混合药液分次服用,儿童用药可浓缩至1/3量。

5、药液保存:

煎好药液滤渣后冷藏不超过3天,服用前加热至60℃左右。真空包装药液可保存7天,但不宜反复加热。代煎药液出现絮状沉淀需重新煮沸,霉变药液必须丢弃。外出携带可用保温杯盛装,避免阳光直射。

煎药期间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影响药效吸收。服用补益类药物可配合八段锦锻炼增强气血运行,解表发汗药后注意避风保暖。药渣可二次利用泡脚或热敷,金银花、菊花等药渣可晒干制作药枕。特殊体质人群煎药前需咨询医师调整方法,妊娠期妇女禁用活血类药材久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