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针灸通常有效果,能够缓解疼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足跟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外伤劳损、肾虚精亏等因素有关。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因长期劳损出现无菌性炎症时,针灸足三里、昆仑、太溪等穴位可松解筋膜粘连。配合艾灸阿是穴能促进炎症吸收,部分患者治疗3-5次后晨起踩地疼痛明显减轻。注意避免穿硬底鞋行走。
2、跟骨骨刺
骨质增生刺激周围软组织时,针刺阳陵泉、悬钟等穴位可调节骨代谢。临床常配合中药熏洗软化骨刺,多数患者治疗2周后跟部压痛缓解。急性发作期建议减少爬楼梯动作。
3、跟腱炎
跟腱反复牵拉损伤时,针灸承山、委中等穴位能促进肌腱修复。采用温针灸法效果更佳,部分运动员患者治疗1个月后弹跳疼痛消失。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4、外伤劳损
跌扑扭伤导致气血瘀滞时,针刺三阴交、照海等穴位可活血化瘀。急性期配合刺络拔罐效果显著,多数患者3天内肿胀消退。48小时内应避免热敷。
5、肾虚精亏
中老年肾气不足时,针灸肾俞、涌泉等穴位能补益肝肾。配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效果更持久,部分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足跟酸软感减轻。冬季需注意足部保暖。
针灸治疗足跟痛需根据病因选穴,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选择软底有足弓支撑的鞋子,每日可用花椒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疼痛发作时可做踮脚尖锻炼增强足底肌肉力量。若伴随红肿热痛或皮肤破损需暂停针灸,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