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的针灸治疗效果 足跟痛针灸扎哪里

发布时间:2025-08-19 13:50:31

足跟痛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常用穴位有昆仑穴、太溪穴、涌泉穴、承山穴、阿是穴。足跟痛多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肾虚等因素引起,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止痛效果。

1、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足跟痛、腰痛等症。针刺昆仑穴可缓解足跟部气血瘀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决定。配合艾灸可增强温经散寒效果。

2、太溪穴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作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对肾虚型足跟痛效果显著。针刺太溪穴能补肾益气,改善因肾气不足引起的足跟隐痛。临床常配合三阴交穴使用,采用补法施针。肾虚患者可在此穴进行温和灸。

3、涌泉穴

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此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功效。针刺涌泉穴可引火下行,对阴虚火旺型足跟痛有良效。操作时采用泻法,深度不宜过深。可配合中药足浴加强疗效。

4、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后侧,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腰腿疼痛。针刺承山穴能舒筋活络,缓解足跟部牵涉痛。操作时采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足跟部传导。可与局部阿是穴配合使用。

5、阿是穴

阿是穴即压痛点,在足跟部寻找最明显的疼痛点进行针刺。这种局部取穴方法能直接作用于病灶,快速缓解疼痛。针刺时根据疼痛性质选择补泻手法,可配合电针增强刺激。注意消毒严格,避免感染。急性期患者不宜强刺激。

足跟痛患者除针灸治疗外,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软底鞋减轻足部压力。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避免寒凉食物。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一般10-15次为一个疗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