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常州中医痔疮治疗选择中医中药
时间:2025.04.01 10:29 作者:常州市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常州市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时间:2025.04.01 10:29 作者:常州市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俗话说,“十人九痔”,虽然有夸张的说法,但是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下社会痔疮成为了通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那么医学上,这个病的发病率到底有多高呢?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开展了一项全国范围的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肛肠病患病率高达50.1%,远高于一般的常见疾病,其中痔疮的发病率为49.14%,占了肛肠病的绝大部分。该项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肛肠病患病率与“久站久坐”的职业特点高度相关,居前五位的职业依次是司机(67.23%)、教师(56.8%)、商业/服务业员工(56.65%)、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54.86%)和专业技术人员(52.54%)。
腹泻、便秘、久蹲、久站、久坐是痔疮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现代人喜欢拿着报纸、手机一边看小说、玩游戏,一边排便,造成大便时间过长,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排便习惯。大便时,应该集中精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排出大便。而痔疮的常见病症有哪些呢?
1.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2.坠痛:痔疮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坠痛是外痔的主要表现症状,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也常导致剧烈的坠痛。
3.痔块脱出:痔块脱出是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便血:无痛性间歇性、点滴出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外痔不会引起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痔疮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很重要。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痔疮其实是一种慢性肛肠疾病。一说到慢性,大家就会想到慢性病的特点就是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中西医分型各有不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有“痔”这一疾病名称的记载。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文字记录了痔的预防与治疗。常州国医堂中医专家认为痔这种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风热肠燥证证候为: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湿热下注证证候为:便血色鲜,量较多,肛门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气滞血瘀证证候为:肛门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脾虚气陷证证候为: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现代临床医学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将痔疮分为三型: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线,叫“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团为内痔,在齿状线以下的静脉曲张团为外痔;同一部位既有内痔又有外痔的称为混合痔。人们通常认为,“长在肛门外的是外痔,长在肛门里的是内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不同类型的痔疮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内痔以出血为主要表现,发展到后期则脱出于肛门外,之后还可能会引起疼痛;外痔通常长在肛门外侧,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肛缘皮肤的隆起,往往伴有疼痛;混合痔是既有内痔,也有外痔,多属于痔的晚期阶段。
今天,国医堂中医专家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治疗痔疮的小动作,快来一起学两招吧。
一提:早晚有意识地向上提缩肛门,每次30下。
二卧:仰卧,脚跟靠臀部,两手放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上起,同时收肛门,骨盆放下时放松,每日做l~3次,每次20下。
三起坐:两腿交叉坐,全身放松,保持交叉姿势站起,同时收臀夹腿,提肛,再原样坐下,全身放松,每日20次。
四举:站立,两腿并拢,两臂侧举到头上方,脚跟提起,深吸气,两臂在体前自然落下,脚跟随之落下,深呼气,连做6~8次。
五爬:模仿爬行动物,如猫,每天早晚各爬行50米。
六吃果:每天吃4颗无花果干。
国医堂中医专家认为痔疮多数患者可中医治疗,九成痔疮患者不用做手术,中医保守治疗有“八法”
“就目前来看,痔疮发展到需要手术治疗的只占10%,90%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方法控制病情。”在对痔疮的预防、保健方面,中医的作用很突出。中医保守治疗痔疮常见有“八法”,这些保守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痔疮的分型(内痔、外痔、混合痔)及特点进行选择。
1.内治法。对于比较严重的痔疮治疗一定要有整体观,从身体全面状况寻找病机,是气滞血瘀还是血虚、气虚,需要辨证论治。特别是对不同体质、年龄的患者来说,辨证论治更为重要。比如老年人的痔疮多是气虚、血虚,青壮年的痔疮多是气滞血瘀型,治疗时老年人讲究补气养血,青壮年则需要活血化瘀。比如痔发生的原因多由湿热或是风燥所致,风燥则火邪伤脉。伤脉则会出血,导致患者气滞血瘀,由气血瘀滞形成肿块。因此,一般治疗上根据病因,采用泻火、凉血、清热、润燥、祛风、除湿、益气、养血、固脱的具体治则。当年轻患者以便血为主,可以给予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槐角丸;当老年人出血,则宜用补中益气丸。可选的中成药还有脏连丸、痔血胶囊等。当然,中药汤剂应用则更加灵活。
2.栓剂治疗。栓剂治疗痔疮在临床应用比较多,中西医大夫都喜欢用。因为栓剂使用方便,通过肛门给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实现药到病除。临床上栓剂的种类繁多,大多以中药成分为主,常用的有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普济痔疮栓、肛泰痔疮栓等。
3.熏洗法。熏洗法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该法通过在热水中加入中药熏洗患处,达到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作用。传统的主方包括祛毒汤、祛风汤、消炎祛毒汤,这些方剂也可做成成药。熏洗法方便、快捷,兼有热疗的作用,其特点是止痛效果好,同时可止血、消炎、消肿。
4.中药外敷法。痔疮外敷的药膏多是由中药药粉赋形剂做成的膏药,如局部用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贴敷于肚脐的肛泰则是利用经络外敷法,适合痔疮的早期治疗。
5.针灸疗法。针灸在治疗各种疑难病时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对那些年纪较大、不适合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可通过针灸的提气作用,改善症状。
6.挑治疗法。“挑治”属于中医传统的经络疗法。与针灸不同,这种疗法是在一定的部位或特定穴位,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疗法长期流传于民间,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于痔的治疗。如找到患者背部腰腧穴附近的“痔点”,用针将皮肤挑破,出血后可减轻痔疮症状。
7.扩肛疗法。扩肛疗法包括医院内医生所做扩肛和患者自我扩肛法两种。由于肛管括约肌痉挛后可以引起痔疮发作,扩肛的作用就是使肌肉松弛,因此该法见效较快。自我扩肛法很简单,适用于排便费力者,这些患者往往有肛周肌肉痉挛。患者先在温水中坐浴七八分钟,之后在肛周涂抹一些中药药膏,再将一根手指完全伸入肛门内,在肛管内向四个方向轻轻按摩、牵拉,可以立即解除肛门痉挛,缓解痔疮症状。
8.自我按摩和运动疗法。这种方法适合任何人,在患处涂抹痔疮药膏后,用手指轻轻按摩肛门,可有助于痔核恢复原位。另外还有提肛运动疗法,每日做提肛运动2~3次,每次10~20分钟。具体方法是: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站立,随着吸气、呼气的节律,反复收缩和放松肛门。这种方法可预防多种肛肠疾病,特别适合老年便秘患者。
其实痔疮的预防更为重要。常州国医堂中医专家提醒,应积极避免诱发痔疮的各种因素,及时治疗便秘和腹泻;避免过度摄入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改变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