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先天之本”,主水液、藏精气,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一些不经意的生活习惯,正悄然损害着肾脏功能。太乙堂杜保国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病因,都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下五个习惯,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长期熬夜,损耗肾阴
在中医看来,夜晚是人体阳气潜藏、阴气滋养脏腑的时间。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阴阳平衡,致使肾阴被过度消耗。杜保国主任指出,经常熬夜的人,不仅容易出现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等症状,还会加速肾脏衰老,影响肾脏正常代谢功能。长此以往,肾功能便会逐渐减退。
过度劳累,肾气暗耗
无论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是长时间的脑力消耗,过度劳累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中医认为“劳则气耗”,过度劳累会使人体正气受损,肾气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杜保国主任接诊过许多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而导致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他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是保护肾脏的重要举措。
饮水不足,毒素堆积
水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介质,饮水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加重肾脏负担。从中医角度讲,水液代谢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若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就会影响肾脏正常功能。杜保国主任建议,每天应确保充足的饮水量,以促进尿液生成,帮助肾脏排出毒素,维持肾脏健康。
嗜食重口,伤及脾肾
现代人大多偏爱高盐、高脂、高糖的重口味食物,却不知这些饮食习惯正在伤害肾脏。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肾脏排泄负担;高脂、高糖食物则易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间接损害肾脏。中医认为,脾胃与肾脏相互关联,过食重口食物会先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肾脏功能。杜保国主任常告诫患者,饮食宜清淡,合理搭配营养,才能更好地养护肾脏。
憋尿成习,酿生湿热
憋尿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危害极大的习惯。尿液长时间滞留膀胱,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细菌逆行而上,还可能累及肾脏。在中医理论中,憋尿会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下注于肾脏,影响肾脏的气化功能。杜保国主任强调,有尿意应及时排出,切不可养成憋尿的习惯,以免损害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