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稍有不适就自行服药,却不知滥用药物正悄然威胁着肾脏健康。太乙堂杜保国主任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因不当用药导致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并不少见。从中医角度来看,滥用药物究竟会对肾脏造成哪些危害?又该如何辨清用药风险?
药物偏性,损伤肾脏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每味药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偏性,合理使用可纠正人体阴阳失衡,但若滥用则会适得其反。杜保国主任指出,长期服用苦寒类药物,易伤肾阳,导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而大量使用温热性药物,又会耗伤肾阴,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肾脏的阴阳平衡一旦被打破,其主水、藏精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药物蓄积,阻碍肾脏气血运行
人体摄入的药物大多需经肾脏代谢排出。滥用药物时,超出肾脏正常代谢能力的药物成分会在体内蓄积。杜保国主任解释道:“这些蓄积的药物如同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会阻碍肾脏的气血运行。”气血无法正常滋养肾脏,肾脏的气化功能减弱,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引发水肿、小便异常等问题。
中西药混服,加重肾脏负担
生活中,中西药混合服用的情况较为常见,但这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不同药物成分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肾脏代谢的复杂性。杜保国主任在接诊中遇到过患者因自行搭配中西药,导致肾功能下降的案例。他强调,中西药联合使用一定要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辨明风险,科学合理用药
想要避免药物对肾脏的损害,辨清用药风险是关键。杜保国主任建议,首先要避免自行随意用药,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服药;其次,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后,对于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严格把控用药剂量和疗程。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腰酸、尿量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询医生。
滥用药物的“肾”危害不容小觑。若你还想了解更多中医安全用药知识,或在用药方面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