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面瘫
发布时间:2025-05-09 15:28:28
发布时间:2025-05-09 15:28:28
面瘫可通过针灸、中药内服外敷、推拿、艾灸及膳食调理综合治疗。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风寒侵袭面部经络或气血不足导致。主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等,配合远端穴位如合谷、足三里。急性期采用浅刺轻捻手法,恢复期可加电针刺激。临床数据显示,早期介入针灸有效率可达80%以上。
风寒型用牵正散加减,风热型选银翘散合桂枝汤,气血两虚者服用补阳还五汤。外敷可用鲜南星捣碎敷患侧,或白芥子研末调醋贴敷。典型方案如黄芪30g、当归10g、川芎6g煎服,连续2周可见改善。
循经点按胆经、胃经穴位,配合面部揉捏法。具体操作:拇指按压太阳穴3分钟,食指揉迎香穴200次,掌根推抹额部至下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隔姜灸患侧下关、翳风穴,或悬灸百会穴。采用温和灸法,每穴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研究表明艾灸能升高局部温度2-3℃,加速神经修复。配合雷火灸效果更佳。
风寒型宜生姜红糖水,风热型用菊花薄荷茶。推荐黑豆鲤鱼汤黑豆50g、鲤鱼1条炖煮,或天麻炖猪脑天麻10g、猪脑1具。忌食生冷油腻,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面瘫恢复期需避免冷风直吹,每日做鼓腮、皱眉等面部肌肉训练。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配合深呼吸改善气血循环。急性期出现眼睛闭合不全时,需用纱布覆盖患侧眼睛睡眠。建议食用鳝鱼、核桃、黑芝麻等富含神经磷脂的食物,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若3个月未恢复需复查排除中枢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