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历史溯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3 13:22:43

人们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30-200年)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近代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则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中的表现,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等四种类型,分别相当于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在西方医学界颇有影响。

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黄帝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篇》和《通天篇》,就提出了两种体质分类方法。前一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后一篇则根据人体体质的阴阳盛衰,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百种类型.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理论,寓体质学说于辨证论治中。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非常注意患者的体质类型,在《外感温热篇》中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从而强调了治法须顾及体质。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说明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这就为因人摄生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我国现代学者在积累历代医家关于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体质类型进行了划分,出现了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及十二分法等不同的分类方法。20世纪70年代,我国中医体质学说发展迅速。1978年,王琦、盛增秀首次明确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1982年,出版了第一部体质学专著一《中医体质学说》.它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论著。

结语:目前中医体质理论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医临床诊疗、护理、治未病以及养生康复等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