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科都检查什么项目

发布时间:2025-11-08 11:12:24

体检科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专科检查等,具体项目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检套餐类型有所差异。

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基础指标测量,用于评估基本生命体征和体型指数。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检查皮肤、淋巴结、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眼科检查涵盖视力、色觉、眼底等项目,耳鼻喉科检查包含听力筛查和咽喉部观察。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尿常规能反映泌尿系统状况。肝功能检查包含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肾功能检查主要检测肌酐、尿素氮。血脂检查涵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血糖检查用于筛查糖尿病。部分体检会加入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可筛查肺部疾病,腹部超声能检查肝胆胰脾等器官。心电图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心脏超声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部分高端体检包含CT检查,如肺部CT可早期发现肺结节,冠脉CT能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4、专科检查

妇科检查包含宫颈涂片、乳腺触诊等项目,男科检查涵盖前列腺指检和超声。骨密度检测适用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筛查,胃肠镜检查能直观观察消化道病变。肺功能检查适用于长期吸烟者,颈动脉超声可评估血管硬化程度。

5、特殊项目

入职体检侧重传染病筛查,婚前体检包含遗传病和生殖健康评估。出国体检需根据目的地国家要求增加特定项目,如结核菌素试验。儿童体检侧重生长发育评估,老年体检需加强心脑血管和肿瘤筛查。部分机构提供基因检测和亚健康状态评估等增值服务。

体检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长期服药者需提前告知医生。体检后应妥善保存报告,异常指标需及时复查。建议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体检套餐,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系统体检,慢性病患者需增加专项检查频率。体检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由专业医生综合解读,避免自行过度解读指标波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