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饭菜可以不放冰箱,但需根据环境温度和存放时间决定。室温低于10摄氏度且24小时内食用完毕的熟食可常温存放,超过12小时或环境较暖时仍需冷藏。
冬季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繁殖速度减缓,短时间内未变质的风险较低。北方有暖气或南方潮湿地区室内温度常超过15摄氏度,剩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仍可能快速滋生。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在室温下易滋生蜡样芽孢杆菌,肉类和豆制品更需严格冷藏。判断标准是食物表面是否出现黏液、酸味或颜色变化。
特殊情况下如农村地窖、未供暖阳台等持续低温环境,部分耐储存蔬菜如土豆白菜可存放2-3天。但含蛋奶成分的菜肴、海鲜类及凉拌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常温存放超过4小时。反复加热的剩菜会加速亚硝酸盐生成,即使低温保存也应控制在48小时内食用完毕。
无论是否冷藏,食物密封保存能减少细菌污染概率。使用保鲜盒隔绝空气比覆盖保鲜膜更安全,玻璃容器比塑料更利于温度传导。冬季饮食建议现做现吃,叶类蔬菜隔夜后维生素流失严重。如需存放,分装小份冷藏能减少反复加热带来的营养损失,食用前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摄氏度以上持续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