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可以常温保存,但需根据季节和储存条件调整。夏季高温时建议冷藏,冬季或凉爽环境下可短期常温存放。鸡蛋保存不当可能因沙门氏菌污染或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风险。
鸡蛋外壳具有天然保护层,在干燥通风且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保存较长时间。春秋季节室温低于15摄氏度时,完整无损的鸡蛋通常能存放两周左右。此时需将鸡蛋大头朝上竖放,避免蛋黄粘连蛋壳,同时远离洋葱、生姜等气味强烈的食物防止串味。若鸡蛋表面出现霉斑、裂纹或散发异味则不可食用。
夏季气温超过25摄氏度时,鸡蛋内部水分蒸发加速,气室扩大易导致细菌侵入。沙门氏菌在30摄氏度以上繁殖速度显著提升,常温存放超过3天的鸡蛋食用风险增加。购买超市冷藏鸡蛋后若转为常温储存,蛋壳表面可能凝结水珠破坏保护膜。此类情况建议彻底加热至蛋黄凝固再食用,老人、孕妇及儿童群体应优先选择冷藏保存。
储存鸡蛋时建议用密封盒隔离湿气,冷藏温度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可存放一个月。烹饪前用流水冲洗蛋壳,处理生鸡蛋后需彻底洗手。若制作溏心蛋或生食鸡蛋,应选择标注可生食的灭菌蛋品,并注意查看保质期与储存条件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