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血压、血糖和情绪
血压
推荐自测血压,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定测量时间,定测量部位,定测量姿势,固定同一个血压计。测量时应做到心情平稳。
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注意测量血糖的时间点。测量血糖时应采集患者手指指腹两侧的血液。测量结果应记录在册,及时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肥胖饮酒吸烟
预防脑卒中要减轻体重,尤其是要减小腰围,减小啤酒肚。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或戒酒(男性每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2.5g)。同时,吸烟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
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从生活习惯及情绪心态都需要自我调节。睡眠坏境要安静舒适,睡前及时关灯,尽量不看电子设备。
情绪压力
压力无处不在,我们应学会控制情绪,表达情绪,调适压力,转移注意力,快速减压,共情生活。
二、生活中留意什么?
饮食
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圭富维生素的饮食,如多食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少吃精类和甜食;限制钠盐(每日低于6g)和动物油的摄人;忌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注意粗细搭配、莹素搭配;戒烟、限酒;控制食物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安全
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发作时卧床休息,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要太大,防止因颈部活动过度或过急导致发作而跌伤。
运动
运动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也可以降低已升高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和降低体重。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选择适合个体的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心理
长期精神紧张不利于控制血压和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甚至还可以诱发某些心、脑血管病。应鼓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社交机会,多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
定期体检
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和血压高低。尤其有高血压病史者应经常测量血压,了解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变化;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