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南京太乙堂范海旺主任: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健康公式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到60%,遗传占到15%,环境因素占到17%,而医疗服务因素仅占8%。可以看出,影响因素占比比较高的个人生活方式,恰恰是可被控制改变的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比较好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人群特征,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积极社交、主动学习等。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首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监测血压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

注重合理膳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并戒酒,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

酌情量力运动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运动形式根据个人健康和体质确定,考虑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全方位考虑运动限度,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关注并定期检测血脂

关注并定期检测血脂,防范脑卒中发生,并学习掌握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正确的自救措施及紧急就医指导。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