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存在差异。太乙堂梁院长指出,从中医体质角度来看,有几类人群相对更容易患上肾结石,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大家提前做好预防。
湿热体质的人是肾结石的“易感人群”。这类人常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口苦口干,舌苔黄腻。梁院长解释,湿热体质多因长期嗜食辛辣油腻、甘甜厚味食物,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所致。湿热蕴结于下焦,影响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使得尿液中的杂质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结石。
痰湿体质者也需多加注意。这类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就会停滞在体内,聚湿成痰。痰湿阻滞在肾与膀胱,阻碍气血运行,影响尿液排泄,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阴虚体质的人同样存在风险。他们常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阴虚体质的人肾阴不足,虚火内生,煎熬尿液,使尿液中的物质浓缩结晶,进而形成结石。
此外,血瘀体质者也可能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肾与膀胱的经络气血瘀滞,影响尿液的正常代谢,增加患肾结石的几率。
太乙堂梁院长提醒,体质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可改善体质状态,降低肾结石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