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性传播疾病时,皮肤表现主要有尿道口红肿、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梅毒疹、阴虱叮咬痕迹等。性传播疾病可能由不洁性接触、免疫力低下、共用物品、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道口红肿
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见尿道口红肿伴脓性分泌物,多由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痛、尿频等症状。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日常需避免性接触,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生殖器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导致,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伴疼痛,破溃后形成溃疡。初次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发作期间应禁止性生活。
3、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菜花状赘生物,常见于包皮、龟头等部位。疣体表面粗糙易出血,具有传染性。治疗可采用冷冻疗法、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方式。患者需定期复查,避免搔抓导致扩散。
4、梅毒疹
二期梅毒特征性表现为躯干四肢出现铜红色斑疹,无痛痒感。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黏膜斑等症状。需通过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规范治疗。治疗期间禁止献血及无保护性行为。
5、阴虱叮咬痕迹
阴虱寄生可引起会阴部蓝灰色斑及剧烈瘙痒,肉眼可见虫体或虫卵。需剃除阴毛并使用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处理。贴身衣物需煮沸消毒,性伴侣应同步治疗。
建议出现上述皮肤表现时立即停止性行为,携带伴侣共同至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饮酒、辛辣饮食,每日更换消毒内裤。恢复后3-6个月需复查相关血清学指标,性接触必须全程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性伴侣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核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