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月经异常、体毛增多、痤疮频发、体重增加、超声检查异常等方式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肾上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1、月经异常
月经周期超过35天或每年少于8次月经,经量过少或闭经持续3个月以上需警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月经紊乱与卵巢排卵功能障碍直接相关,长期无排卵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风险上升。
2、体毛增多
上唇、下颌、胸背部出现男性型毛发分布,阴毛向脐部延伸形成菱形分布。多毛程度可用Ferriman-Gallwey评分评估,超过6分提示雄激素活性过高。毛发粗硬色深可能与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强有关。
3、痤疮频发
面部、胸背部持续出现炎性丘疹或结节囊肿,常规护肤难以缓解。痤疮多集中于下颌轮廓线,愈后易留色素沉着或瘢痕。雄激素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是主要诱因,常伴有皮肤油脂分泌旺盛。
4、体重增加
短期内体重上升超过基础体重的10%,尤其呈现腹型肥胖特征。腰围超过80厘米或腰臀比大于0.85时,提示存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组织局部芳香化酶活性增强会进一步加重高雄激素血症。
5、超声检查异常
阴道超声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体积超过10毫升,单个切面可见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卵巢包膜增厚呈珍珠样反光,卵泡呈项链样排列。这种多囊样改变需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诊,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类似影像学表现。
建议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情况,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确诊需结合激素六项检查,包括睾酮、促黄体生成素等指标。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所有治疗方案应在妇科内分泌医师指导下制定。定期进行糖耐量试验和血脂检测,预防远期心血管代谢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