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药疗程为7-30天,具体时长需根据病情、体质及药物性质调整。
中药疗程的设定需综合考虑疾病类型、个体差异和用药目的。风寒感冒等急性病症通常采用短疗程,约7-10天即可完成治疗。慢性疾病如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疗程可能延长至15-30天,部分顽固性疾病需要更长时间调理。补益类中药起效较慢,通常建议连续服用14天以上才能评估效果,而清热解表类药物见效较快,疗程相对较短。医师会根据舌苔脉象变化动态调整疗程,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个疗程交替进行。同一方剂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时长也有差异,例如四物汤用于调经可能需服用3个月经周期,用于贫血调理则需1-2个月。
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避免影响药效。体质虚弱者需配合食疗增强疗效,如服用补气药时可搭配山药粥。疗程结束后应复诊评估,不可自行增减用药时间。煎药器具建议选用砂锅或陶瓷锅,存放时注意避光防潮。特殊剂型如丸剂、膏方的疗程计算方式与汤剂不同,需遵医嘱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