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

发布时间:2025-05-09 09:41:23

失眠的中医病因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气血不足、脏腑功能紊乱、外邪侵袭等因素相关。

1、情志失调:

长期焦虑抑郁或暴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化火,扰动心神。治疗需疏肝解郁,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太冲穴针刺;情志疏导结合五禽戏导引法,睡前练习"嘘"字诀六字诀调节气机。

2、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酿生痰热上扰心神。常见脘痞苔腻症状,宜用温胆汤化痰安神,中脘穴艾灸;晚餐选择小米山药粥,忌浓茶咖啡,晚餐后摩腹三十六次助运化。

3、气血亏虚:

久病体弱或思虑过度暗耗心血,表现为心悸健忘。归脾汤配合神门穴贴敷酸枣仁,晨起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食用龙眼肉炖猪心,睡前热水泡脚引火归元。

4、脏腑失衡:

肾阴亏虚致心肾不交,多见腰酸耳鸣。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涌泉穴吴茱萸粉醋调敷贴;常食黑芝麻核桃糊,申时15-17点练习补肾桩功,避免房劳过度。

5、外邪干扰:

风寒暑湿等邪气内侵,营卫失调而寤寐异常。根据证型选用桂枝汤、藿香正气散等,大椎穴刮痧祛邪;保持卧室通风干燥,三伏天可用佩兰薰衣草药枕。

失眠患者需建立"子时前入睡"的生物钟,晚餐后两小时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卧室避免放置电子设备。体质调理可选用甘麦大枣茶浮小麦30g、甘草10g、大枣10枚代茶饮,配合鸣天鼓、擦涌泉等睡前养生术。持续严重失眠伴头晕心悸者,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坚持1-3个月周期,期间可定期进行头部督脉刮痧促进气血运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