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盗汗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5-05-14 15:59:58
发布时间:2025-05-14 15:59:58
身体虚盗汗多由气血不足、阴虚火旺或脾肾阳虚引起,调理需补气养血、滋阴降火、温补脾肾。
长期劳累或慢性失血导致气血两虚,夜间阳气入里时固摄无力引发盗汗。可用八珍汤加减,含人参、白术补气,当归、熟地养血;中成药选择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日常食用桂圆红枣粥或黄芪炖乌鸡,每周3次。
更年期或长期熬夜致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形成盗汗。推荐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盗汗严重加知母、黄柏;食疗用银耳莲子羹或沙参玉竹老鸭汤。避免辛辣燥热食物,睡前按揉太溪穴3分钟。
年老体弱或久病伤阳者,卫阳不固出现冷汗淋漓。方选金匮肾气丸配合麻黄根、浮小麦;艾灸关元穴、命门穴各15分钟,隔日一次。饮食加入肉桂羊肉汤或核桃黑豆粥,忌食生冷。
外感病后营卫失调,表现为汗出恶风。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可调和阴阳;推拿选取风池穴、合谷穴各揉按5分钟。每日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10遍,增强卫外功能。
长期焦虑肝郁化火也会引发盗汗,需疏肝解郁。逍遥散配合栀子豉汤清泻郁热;玫瑰花代茶饮,睡前用合欢皮30克煮水泡脚。保持亥时21-23点前入睡,避免情绪波动。
盗汗调理需注重动静结合,晨起打太极拳24式提升阳气,晚餐选择小米山药粥健脾安神。汗出后及时擦干避免受凉,贴身衣物选纯棉材质。持续夜间大量出汗伴消瘦需排查结核、甲亢等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冷汗要警惕低血糖。日常可配制五味子5克、麦冬10克、浮小麦15克代茶饮,配合涌泉穴艾灸每周2次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