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行气止痛中药

发布时间:2025-05-09 07:51:26

温中行气止痛中药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血瘀引起的脘腹冷痛、胀满等症状,常见药物有高良姜、香附、延胡索、木香、砂仁。

1、高良姜:

高良姜性辛热,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常与干姜、肉桂配伍增强温中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痉挛性疼痛。使用方法可煎汤内服3-6克,或研末冲服1-3克。阴虚内热者慎用。

2、香附:

香附味辛微苦,性平,归肝、三焦经,擅长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主治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痞闷,常与柴胡、白芍同用。其有效成分α-香附酮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可醋制增强止痛效果,煎服用量6-12克。血虚气弱者宜配伍补益药。

3、延胡索:

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要药,辛散温通,归肝、脾经。对气滞血瘀引起的胃痛、痛经效果显著,常与五灵脂配伍。所含延胡索乙素能阻断疼痛传导,煎剂用量3-10克。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4、木香:

木香辛温芳香,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适用于食积气滞的脘腹胀痛,多与槟榔、枳实同用。其挥发油成分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煨制后行气力缓。煎汤用量3-6克,气虚津伤者需配伍党参、麦冬。

5、砂仁: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主治寒湿气滞的脘痞呕吐。与白豆蔻、草果组成"三仁汤"增强化湿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其乙酸龙脑酯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后下煎煮3-6克,阴虚血燥者慎用,可配伍滋阴药平衡药性。

使用温中行气类中药期间,建议配合生姜红糖水温饮,避免进食绿豆、西瓜等寒凉食物。日常可按摩中脘、足三里穴位辅助理气,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消化道溃疡、胆囊炎等器质性疾病。药材选用以道地药材为佳,如广东阳春砂仁、云南木香,煎煮器具以砂锅、陶瓷锅为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