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痛经中药配方

发布时间:2025-05-09 07:43:07

痛经可通过当归、益母草、川芎等中药配方调理,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是核心原则。

1、当归调经方:

当归补血活血,配伍白芍、熟地黄可缓解气血两虚型痛经。典型配方为当归12g、白芍10g、熟地黄15g,水煎服用,经前3天开始连服5剂。血虚伴有畏寒者可加艾叶6g增强温经效果,经血色暗有血块者加桃仁9g促进瘀血排出。

2、益母草合剂:

益母草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与香附、延胡索同用。取益母草30g、香附10g、延胡索12g,加红糖适量煎煮,经期每日1剂。此方对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紫有显著改善,疼痛剧烈者可临时冲服三七粉3g增强止痛效果。

3、艾附暖宫汤:

宫寒型痛经适用艾叶、吴茱萸等温经药材。基础方含艾叶9g、吴茱萸6g、肉桂3g,配合生姜5片煎服,经前一周开始服用。小腹冷痛明显者可用粗盐热敷关元穴,伴有腹泻者加炮姜10g温中止泻。

4、川芎茶调散:

川芎活血行气,配茶叶可制成便携茶包。川芎6g研磨成粉,与茉莉花茶3g混合冲泡,经期代茶饮用。头痛伴随痛经者加白芷5g,经量少者配伍红花3g,此方特别适合办公室人群日常调理。

5、延胡索止痛方:

延胡索含生物碱具有镇痛作用,常与五灵脂配伍。延胡索15g、五灵脂10g、甘草6g水煎,疼痛发作时服用。此方对痉挛性疼痛效果显著,可配合按压三阴交穴位,胃溃疡患者需慎用。

痛经期间宜食用红糖姜茶、酒酿圆子等温性食物,避免生冷瓜果。每日顺时针按摩小腹100次,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练习。严重痛经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经期忌食绿豆、螃蟹等寒凉之物,保持腰腹部保暖有助于气血运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