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08 05:46:33

崩漏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温经、针刺疗法、膳食调养及推拿按摩五种方法改善。

1、中药调理:

崩漏多因脾虚失统或血热妄行,常用归脾汤补气摄血,清热固经汤凉血止血,胶艾四物汤调和冲任。脾虚者加黄芪、白术,血热者加生地、丹皮,肾虚者配杜仲、续断。需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经期减量。

2、艾灸温经:

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采用隔姜灸或悬灸法,每次15-20分钟。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可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对虚寒型崩漏效果显著。每周3次,避开经量高峰期。

3、针刺疗法:

实证取隐白、血海配太冲穴泻法,虚证取足三里、脾俞用补法。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配合电针增强刺激。能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10次为1疗程。

4、膳食调养:

血热型用鲜藕汁加冰糖饮用,气虚型煮山药红枣粥,血瘀型服山楂红糖水。日常多食乌骨鸡、黑木耳、阿胶等补血食材,忌食辛辣、生冷及酒精类食物,经期避免浓茶咖啡。

5、推拿按摩:

顺时针揉腹配合点按血海、地机穴,每日早晚各10分钟。沿督脉从命门向大椎方向捏脊,可提升阳气。足底反射区重点按压生殖腺区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需长期坚持。

崩漏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剧烈运动。推荐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及太极拳云手动作,配合深呼吸练习。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出血期间用侧柏叶30克煎汤代茶饮。注意观察经色经质变化,若出现头晕心悸、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日常可用艾叶煮水泡脚,取吴茱萸粉醋调敷涌泉穴辅助止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