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发布时间:2025-04-29 17:38:49

高血压在中医中称为眩晕、头痛、肝阳上亢等,与肝肾功能失调、痰湿内阻、气血不足等因素相关。

1、肝阳上亢:

长期情绪不畅或肝肾阴虚导致肝阳偏亢,表现为头晕目赤、易怒。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加减可选用,配合太冲穴针刺。

2、痰湿中阻: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阻滞清窍引发头重如裹。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祛湿,足三里艾灸配合八段锦调理气机。

3、气血两虚:

久病体弱或失血过多致清阳不升,症见眩晕乏力。归脾汤补益气血,常灸关元穴,练习五禽戏中的熊式强健脾胃。

4、肾精不足:

年老肾亏或房劳过度使髓海失养,多见耳鸣腰酸。左归丸滋肾填精,涌泉穴贴敷吴茱萸粉,太极拳云手式固护下焦。

5、瘀血阻络:

外伤或久病入络致血行不畅,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活血通络,三阴交刺络拔罐,每日晨起梳头百下促进头部循环。

高血压患者宜常饮菊花决明子茶清肝明目,饮食少盐多芹菜、黑木耳等降压食材,避免剧烈运动但需坚持太极、八段锦等柔缓功法,睡前可用吴茱萸粉醋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