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晒陈皮什么步骤
发布时间:2025-04-15 06:00:20
发布时间:2025-04-15 06:00:20
自制陈皮需经过选果、取皮、晾晒、翻面和存储五个关键步骤。
选择表皮完整、无病虫害的新鲜柑橘类果实,以茶枝柑、新会柑为佳。成熟度控制在8-9成,果皮厚度适中者更利于后期陈化。避免使用打过蜡或农药残留超标的果实,建议用盐水浸泡清洗后晾干表面水分。
用专用剥皮刀沿果蒂呈三瓣状划开,保持果皮完整不碎裂。剥皮时需保留果蒂连接部分,传统手法称为"三刀法"。剥下的鲜皮需立即展开平铺,避免堆叠导致霉变,白色橘络可保留以增强药效。
初晒选择连续晴日,将果皮内面朝上平铺于竹筛。阳光直射时间控制在上午9-11点、下午3-5点,避免正午暴晒导致油胞破裂。每日翻面2-3次,持续3-5天至表皮变硬蜷曲,含水量降至15%以下。
当果皮初步干燥后转为阴干,置于通风避光处继续脱水。此阶段需每日翻动检查,重点观察边缘是否卷曲均匀。发现局部发软需单独补晒,遇阴雨天气可用除湿机辅助干燥,整个过程约需7-10天。
完全干燥的陈皮装入透气陶罐或棉麻袋,置于离地1米以上的木架存放。前三年每年需取出复晒1-2次,三年后转入密封容器长期保存。环境湿度控制在65%以下,定期检查防虫防霉,优质陈皮需陈化三年以上。
自制陈皮期间可配合饮食调理,推荐陈皮山楂饮帮助消化,避免与生冷食物同食。存储阶段注意环境温湿度变化,定期翻动检查。品质优良的陈皮随时间推移会产生更多挥发油成分,三年以上的陈皮药用价值显著提升,适合用于煲汤、泡茶或入药。传统工艺制作的陈皮需经历完整四季温差变化,才能形成特有的芳香油成分和药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