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诊断及证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15 15:45:02
发布时间:2024-08-15 15:45:02
糖尿病在中医学上称为消渴症,其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瘀血阻脉。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个阶段,并分别对应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肾阳不足三种不同的证型。
一、中医诊断
1.上消:指以肺热津伤为主要病变机制的消渴症,患者会出现口干渴多饮、尿频量多、小便色黄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常见脉象。
2.中消:即脾胃受损型消渴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多食易饥、体重减轻、大便干燥等,还可出现脾气暴躁、形体消瘦的表现,可见手足麻木、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弦细数等脉象。
3.下消:即肾精亏损型消渴症,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乏力消瘦,严重者还会出现水肿、腹胀、胸闷、心慌、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等症状,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为其常见脉象。
二、不同证型的具体情况
1.气阴两虚:由于长期处于三消并病的状态,导致患者既存在气阴亏虚的情况,又存在阴损致火旺的现象,从而形成气阴两虚型消渴症,此时患者的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生津,常用方药包括玉液汤加减、五味异功散合善太丸加减等进行治疗。
2.胃热炽盛:此类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消谷善饥、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脾气暴躁、面部潮红、腹部胀满、肢体浮肿、腰部酸痛、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情况,一般需要采用清胃泻火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牛蒡解毒汤加减等。
3.肾阳不足:若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伴随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夜尿增多、大便溏稀、面色晄白无华、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等现象,则提示属于肾阳不足型消渴症,需遵医嘱应用温补肾阳类中药进行调理,如附子理苓汤加减、济生肾气丸加减等。
对于已经确诊为消渴症的患者而言,在用药期间应谨遵医嘱,不可盲目增减药量或停用药物,以免影响病情恢复。此外,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糖水平,以便于及时了解疾病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