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工人因热射病致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热射病患者如何降温?

发布时间:2022-07-20 13:22:35

过去一周浙江持续高温,7月12日截至12时,浙江已发布51个高温红色预警,刷新历史记录。从浙江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日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6日下午被工友送来,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吴建荣告诉我们,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该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目前仍在抢救。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属于重症中暑。这种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伴有高湿的天气,如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死亡率高达40%至50%。

热射病患者如何降温?

(1)物理降温

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

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2)药物降温

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可用氯丙嗪1~2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混于5%糖盐水中静脉注射。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与氯丙嗪协同使用。

(3)手术降温

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人体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汗液排除受阻,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医药头条,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