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5大前兆、6大诱因:哈尔滨心脑血管哪儿好

发布时间:2021-08-18 16:49:18 复禾健康

刘和平解析:什么是心梗?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局部坏死。临床上有严重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加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梗有哪些前兆?

1.疼痛。

疼痛是这种疾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及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有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患者常感到烦躁、出汗、恐惧或濒死。少数患者无疼痛,症状为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是休克。

20%的患者可能伴有休克,多发生在发病后几小时至一周内。患者面色苍白,易怒,皮肤湿冷,脉搏虚弱,血压下降10.7KDa(80毫米Hg),甚至晕厥。如果患者只有血压下降而没有其他症状,则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心肌受损严重,左心室排放量急剧下降(心源性休克);其次,严重的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还存在呕吐、出汗和摄入不足导致容量不足的因素。

三是心律失常。

约75-95%的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发病1-2周内,最常见于24小时内。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室内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

四是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明显减弱且不协调,因此在发病前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易怒、无法平躺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可出现紫绀、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出现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出现右心衰竭。

5.全身症状。

它包括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多和红细胞沉降增加。这主要是由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通常发生在梗塞后1-2天内,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

诱发心梗的原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一些诱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在破裂的斑块表面,形成血块(血栓),突然堵塞冠状动脉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诱因如下:

一是过劳。

过度的体力劳动,尤其是登楼、过度的体育活动、持续的紧张和疲劳,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突然增加心肌的需氧量,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经硬化狭窄,不能完全扩张,导致心肌缺血。剧烈的体力负荷也会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

二是暴饮暴食。

许多心肌梗发生在暴饮暴食后。吃了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引起急性心肌梗

三是便秘。

老年人中便秘很常见。临床上,便秘时用力屏住呼吸引起心肌梗的老年人并不少见。老年人必须足够重视,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

5.兴奋。

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

6.寒冷刺激。

突发寒冷刺激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要非常注意防寒保暖。秋冬季节,寒冷刺激是急性心肌梗的高发原因之一。

刘和平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产心脏诊疗器械药品工作委员会”委员,曾赴德留学,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人类学医学专业,获心内科学博士学位。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