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治疗?刘慧敏主任:辨证论治、消除病根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1-04-19 10:14:30 复禾健康

中医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一般原则是健脾胃调本,化痰祛湿治标。很多患者朋友想知道这个治疗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息肉的治疗?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刘慧敏主任认为情况并非如此,临床上遇到的情况更为复杂。

肠胃不舒服,出现黏液便,病根在脾胃湿热上

关于脾气不足的危害,刘慧敏主任认为最明显的问题是生湿,水湿不化,在体内日久就蕴而化热,湿热结合后,在肠内壅阻,使肠运化不利,气机失调、清浊不分,继而出现腹泻、腹痛、易怒、粘液便等症状。然而,不能运化的水湿在被热煎灼后就凝结成了肠息肉。

刘慧敏主任指出治疗此病,一方面要坚持健脾、化痰两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清热利湿,从而消除肠内湿热,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如果患者处于息肉被切除的情况下,胃肠道仍有症状,说明湿热仍在,因此息肉很可能复发。

有类似情况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应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合理治疗,消除病根,这样既能缓解现有的胃肠道症状,又能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腺瘤性息肉类型不同,癌变几率差别很大

除了这个问题以外,最近有关肠息肉的提问很多都集中于腺瘤性息肉,在后台看到不少朋友留言,说今年还没来得及复查内镜,不知道之前查出的腺瘤性息肉有没有变化,很是担心。

除了这个问题,腺瘤性息肉也是常见的问题。许多病人一听说息肉是腺瘤性的,就会立刻想到“癌变”这个词。有这种警惕是好的,但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并非所有腺瘤性息肉都会癌变,而且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的腺瘤癌变率不同。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患者最多,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其实,这类腺瘤的癌变率并不高,约为1%-5%。

但另一种类型,绒毛状腺瘤,确实是一种更危险的病变。在一些研究中发现,这种息肉的癌变率高达60%,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绒毛状腺瘤都会癌变,其危险程度还会受到位置、体积、数量、形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刘慧敏主任认为即使检查出是腺瘤性息肉,也不要过于惊慌,患者产生这种负面情绪对疾病是不利的。目前国内疫情已恢复稳定,可选择适当时机复查,并根据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从源头上消除癌变的可能性。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