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痔疮的奇效

发布时间:2025-06-29 13:55:37

针灸治疗痔疮有一定效果,可作为辅助疗法缓解疼痛和出血症状。痔疮多因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或脾虚气陷所致,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促进局部循环,主要有承山穴、长强穴、二白穴、会阳穴、孔最穴等常用穴位组合。

1、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方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此穴可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肛门坠胀疼痛。临床常配合艾灸增强温通效果,对湿热型痔疮伴随肛门灼热感者尤为适用。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避免强刺激导致局部肌肉痉挛。

2、长强穴

长强穴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为督脉起始穴。针刺此穴能升提阳气、固脱止陷,对脾虚型痔疮脱出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时多采用捻转补法配合温针灸,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孕妇及局部皮肤感染者禁用此穴。

3、二白穴

二白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四寸。该穴专治痔疮出血,尤其适合便血鲜红、量多的血热证型。针刺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可快速止血,但体质虚弱者需谨慎操作。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加重出血。

4、会阳穴

会阳穴在骶部第四骶后孔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深刺此穴能调节直肠局部气血,改善静脉回流障碍。对血栓性外痔引起的剧烈疼痛有显著镇痛效果,常与承山穴形成上下配穴。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避免损伤骶神经。

5、孔最穴

孔最穴在前臂桡侧腕横纹上七寸,为手太阴肺经郄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刺激该穴可清泻大肠实热,缓解痔疮肿痛便秘。尤其适合长期久坐办公的痔疮患者,可配合耳穴压豆加强疗效。治疗期间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疗程。急性发作期可每日治疗,慢性期隔日施针。配合提肛运动及温水坐浴能增强疗效,避免久坐久站。若出现痔核嵌顿、大量出血或感染化脓等情况,应及时转外科处理。日常饮食宜清淡,多食黑芝麻、无花果等润肠食材,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