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海:河南中医药大学、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守住心脏生命的旋律

发布时间:2020-01-17 14:50:05 复禾健康

国家名老中医李庆海常说:“人生的境界是‘花未全放月未满’。处于顺境时,要居安思危;处于逆境时,要自强不息;在平常时,遇事既能直面提起又要转身放下,当下看破……”就是这份乐观与执着,对业务的精益求精,以及文化底蕴的深厚和宽厚的胸怀,在心血管研究上李庆海主任有着厚积薄发式的成长,在李庆海主任的身上,时时都看得到其对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笃定与自信。

李庆海主任谈起与中医的缘分,兴致勃勃地讲起中医的传承:“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我们老家安阳的名中医,用‘一根针’‘一把草’,拯救过无数长期深受疾病困扰的病人。只需要喝几服中药或者针灸推拿几次,就能解决长期困扰的病痛。所谓一根针,即针灸疗法。点穴按摩,轻灵柔和,能力到病止。所谓‘一把草’,即药用植物。就地取材,自采、自制、自用,这样确保货真,用药少而精。丸、散、膏、丹、汤、药酒、药茶、药膳等药,均要求药性平和,没有毒性,不伤脏腑,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查病不伤体,治疗无痛苦’的传统疗法。小时候,父亲的辛劳背影,也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何时何地,一切为患者着想,急病人之所急’,言传身教,让我们兄妹几个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医者仁心。”就是祖辈的言传身教,使得李庆海主任对中医文化充满好奇。

1975年,李庆海从中学一毕业就被推荐到老家的合作医疗站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医疗站当时被老百姓叫做“急救小屋”,每天患者和家属就早早地等在那里了,翘首以望。晚上,他还要挨家挨户去看病,不辞辛劳。像中国大多数村医一样,李庆海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身边那些淳朴的村民。由于他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乡民,有病随叫随到,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17岁那年他被评为县里的劳动积极分子,让他信心倍增。他说,“能得到村民的认可,再苦再累也值得。乡村医生这个称号挺好的!”李庆海现在回忆起过去的日子还充满感恩,“那两年多的采药、治病生活经历,对我的人生是一个奠基,也影响到我后来的选择。”和中草药的情感就这样揉进了他的生命里,长在了他的血液中。

1977年,李庆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李庆海分配到医院急诊科工作。记得自己第一晚值班遇到的是一位冠心病人。冠心病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从那以后,他就以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万事万物生长变化都有其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出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有轻重之分,轻的只是有点心慌、轻微不适,一般情况下这种轻微症状是没有什么危险性的,但是重的就相当危险,它会导致一些动力学严重的障碍,会出现室颤、心脏骤停、猝死,有时候甚至是睡着觉就心脏骤停了。

正常心律每分钟60——100次,它是有规律的。当心电图上出现型态、节律很不规则的时候就出现了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中医称为心悸,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提出,心悸是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的一种病症。心悸按照中医的分类有多种情况: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包括痰浊、淤血,以及一些集中症型夹杂到一起的,是比较复杂的情况。其中气虚、痰瘀互结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气虚的问题,是因为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进而出现血瘀,另外,气虚还会导致运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成“痰”成“饮”,积聚于心脏,最终导致心悸。虚是主因,痰和瘀不但是虚的不良后果,二者又可以相互助长,“痰借瘀势,瘀助痰威”,危害人体的健康。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