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止带的中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09 05:27:01

收敛止带的中药包括白果、芡实、金樱子、乌贼骨、椿皮等,通过固涩下焦、健脾祛湿达到止带效果。

1、白果:

白果归肺肾经,含黄酮类成分能收敛固涩,适用于白带清稀量多。可配伍山药15克、白术10克煎服,或煨熟去壳取仁每日5粒。脾虚湿盛者慎用生品,需炮制减毒。

2、芡实:

芡实健脾益肾,含淀粉酶抑制分泌物过度排出。常与茯苓30克、薏苡仁20克煮粥,或配伍莲子15克打粉冲服。湿热黄带需配合黄柏10克增强清热效果。

3、金樱子:

金樱子酸涩性平,富含鞣质直接收缩黏膜血管。单味30克煎水坐浴,或配伍覆盆子12克、桑螵蛸10克治疗肾虚带下。实热证患者忌用。

4、乌贼骨:

乌贼骨即海螵蛸,钙质含量高可吸附炎性分泌物。研末每次3克冲服,或与白芷6克、苍术9克配伍外敷脐部。阴虚火旺者需搭配生地15克平衡药性。

5、椿皮:

椿皮苦寒燥湿,对真菌性带下效果显著。取30克煎汤熏洗,或与苦参10克、百部12克制成栓剂。孕妇禁用,使用期间忌食辛辣。

日常可食用山药莲子羹、芡实茯苓粥健脾固摄,避免生冷甜腻食物。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增强下焦气化,配合艾灸带脉穴、关元穴每周3次。带下色黄腥臭或伴出血需及时就医,中药使用需辨证配伍,不可长期单味大量服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