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

发布时间:2025-05-08 07:17:41

失眠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因素、气血不足、饮食不节及外邪侵袭有关。

1、脏腑失调:

心脾两虚或肝肾阴虚是常见病因。心主神明,脾主运化,长期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肝肾阴虚导致虚火扰神。治疗可选用归脾汤补益心脾,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配合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位。

2、情志因素:

肝郁气滞型失眠多因情绪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郁而化火扰动心神。柴胡疏肝散可解郁安神,配合太冲穴按摩,睡前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有助舒缓情志。

3、气血不足:

久病体弱或产后失养导致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而难寐。黄芪建中汤可益气养血,艾灸足三里、气海穴能温补气血,日常可食用龙眼肉小米粥调理。

4、饮食不节:

夜间过食辛辣肥甘或饮用浓茶咖啡,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保和丸消食导滞,晚餐宜选莲子百合粥,按压中脘穴促进消化。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

5、外邪干扰:

湿热或痰火内扰所致失眠常见舌苔厚腻,温胆汤清热化痰,刮痧膀胱经可祛湿,卧室保持通风干燥。夏季可用淡竹叶代茶饮。

长期失眠患者建议建立规律作息,亥时21-23点前就寝顺应胆经循行。晨起练习太极拳调和阴阳,晚餐食用酸枣仁茯苓汤宁心安神。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可尝试涌泉穴艾灸配合舒缓音乐。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心悸、头晕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辨证施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