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诸多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发布时间:2022-07-31 13:23:00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备受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已呈现诸多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有目共睹,以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等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最近,多地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期释放更多发展潜力。

苏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

6月25日,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

会上解读了《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了苏州自贸片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成果,并用数字人民币向获支持的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发放了专项扶持资金。

为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苏州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扶持。其中,对引进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支持;对新建的高能级创新中心、研发机构等,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符合相应条件的新药,按照研发投入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

构建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为双核的"2+N"布局,推动各板块精准发力、深耕细作;多渠道、大力度构建企业梯队,加大行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全力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更多专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瞪羚和独角兽企业,鼓励本地优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全要素、集成式提升创新能力,加速集聚科创载体,精准选择创新方向,推动建立创新联合体,聚焦数字化方向,大力培育远程医疗、AI基因诊断、健康管理等新产业新模式;推动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与企业深化合作,积极助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

深圳生物医药成为重点方向之一

目前,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生物医药企业少而分散;GLP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有待提升,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不够完善等短板。

6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及一揽子配套政策公开发布。在"制造业立市"的驱动下,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拓展至"20+8"产业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的能级不断提升。

今年1月出台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了"20+8"技术主攻方向,此次《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是深圳8大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目标实现,《意见》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产业空间方面,《意见》提出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同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多部门印发了20余个配套文件,就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行动计划。

浙江发挥杭州创新策源带动作用

近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旨在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中心,大力推进生物药突破性发展、高端医疗器械规模化发展、化学药高端化发展、现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推进生物医药新业态新模式布局。

此次新政的重点任务是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深入推进"雄鹰行动""凤凰行动",在产业链协同创新、技术改造、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动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

同时,加快项目招大引强、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专业服务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产业生态,建成生物医药、中药等"产业大脑",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

临床部分,一方面申报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电子病历影像、生物样本、临床研究数据等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公共数据依法安全有序开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研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探索推进区域伦理委员会、专职研究队伍和药物临床研究标准化建设等,加强临床研究资源供给。

从地域重点上看,行动方案强调发挥杭州创新策源带动作用,支持杭州、温州等地发展抗体药物、核酸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等创新药,支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加快布局发展新冠病毒疫苗等新型疫苗和紧缺生物制品。同时,依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临床研究;推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地培育海洋生态医药产业圈,发展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基础的生物制品产业。

未来或是差异化集群式发展

不难看出,多地的政策共性包括: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完善产业链协调发展、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等。浙江和苏州在构建企业梯队方面,强调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州在此基础之上还鼓励本地优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拓展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浙江重视推进化学药、现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生物医药新业态新模式布局;深圳则是将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定位在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现代信息方面;苏州更"简单粗暴"一点,对各类生物创新人才或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激励。

生物医药是一个集群式发展的产业,新型的生物医药产业需要与前沿技术相结合,并完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和政策环境。政府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还要推动各平台高效运作,更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医药头条,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