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合谷穴等穴位最有效。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中医认为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有关,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1、肩髃穴
肩髃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按摩此穴可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和上肢抬举困难。用拇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该穴位对早期肩周炎引起的僵硬感有明显改善作用。
2、肩髎穴
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刺激此穴能减轻肩后部放射性疼痛和夜间痛。可用食指关节持续点按,同时缓慢活动患侧肩关节。该穴位对缓解肩关节外展受限效果显著。
3、肩贞穴
肩贞穴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按摩此穴可改善肩胛区酸胀和手臂后伸障碍。建议采用揉捏手法配合艾灸,能温通局部气血。该穴位特别适合伴有肩胛骨周围疼痛的患者。
4、天宗穴
天宗穴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按压此穴能缓解肩背沉重感和上肢麻木。可用掌根做环形推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该穴位对长期伏案工作引发的肩周炎效果突出。
5、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属手阳明大肠经。虽非局部穴位,但通过远端取穴可调节整体气血运行。拇指重掐此穴同时活动肩关节,能显著减轻疼痛。该穴位适合各类肩周炎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
肩周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建议每日进行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避免提重物和受凉。饮食可适量食用生姜、山楂等活血食材,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注意按摩力度应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局部皮肤破损或急性炎症期应暂停按摩,孕妇慎用合谷穴。长期伏案者应调整坐姿,每1小时活动肩颈,预防肩周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