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气触发关节疼痛?认识“气象病”,中医支招巧妙化解
时间:2025.11.28 16:04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时间:2025.11.28 16:04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这几天的武汉,气温就像坐过山车,是不是感觉老腰、膝盖或者旧伤处比天气预报还准,开始隐隐作痛了?
从中医角度看,这属于“节气病”或“痹症”的范畴。当天气骤变,风、寒、湿这些“外邪”便会趁我们身体卫气不固时侵袭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谓“不通则痛”。特别是本身阳气不足或有关节旧伤的朋友,更容易成为“人体天气预报”。
一、深度解读:为何你的身体是“天气预报”?
中医将这类与天气相关的疼痛统称为“痹症”。《黄帝内经》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武汉天气多变,气温骤降是为“寒”,雨水增多带来“湿”,忽而起风则夹“风”。
当您自身阳气不足、卫气不固时,这些外邪便会乘虚而入,阻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不通则痛”。原有旧伤处,经络本就脆弱,犹如堤坝的薄弱点,易被邪气攻击,因此疼痛会率先显现。
二、中医养生小贴士,助你安稳度过换季期:
1.避邪保暖,尤重关键穴位
护颈肩:围巾护住“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出的骨头下方),此为“诸阳之会”,是风寒入侵的门户。
暖腰腹:腰为“肾之府”,腹部为元气所在,穿件背心或高腰内裤,避免脐部“神阙穴”受凉。
保膝盖:“膝为筋之府”,且肌肉脂肪覆盖少,怕风寒湿,可佩戴保暖护膝。
2.升阳通络,勤做导引按摩
晨起拍胆经:沿大腿外侧中线(裤缝线),自上而下敲打,能生发阳气,疏通气血。
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处,此为“强壮要穴”,每天按揉5分钟,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增强抗病能力。
艾灸驱寒湿:若疼痛明显,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艾灸关元、肾俞、阿是穴(疼痛点),能有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3.食疗有方,内服以御外邪
驱寒暖身饮:生姜红枣茶,生姜发散风寒,红枣补中益气,适合受凉初期饮用。
健脾祛湿汤:山药薏米芡实汤,三者同煮,健脾利湿,固护脾胃,从根源上杜绝内湿生成。
滋补肝肾粥:核桃栗子粥,核桃、栗子皆入肾经,能强筋健骨,适合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
4.调和情志,静心以顺节气
天气多变易引发情绪波动,思虑伤脾,恐惧伤肾。宜早睡晚起(顺应冬日闭藏之气),保持心境平和,可通过静坐、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使心神安宁,气血和顺。
但不要因痛久坐,适度的伸展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有助于舒展筋骨,升发阳气,改善循环。
天气多变,关爱不变。身体的疼痛是善意的提醒,提醒我们放缓脚步,用心倾听并与它和解。尝试以上方法,与身体温柔对话,您会发现,即使窗外风雨依旧,体内自有晴天。如若还有问题,可点击咨询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