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有哪些脑外伤后运动性失语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值得推荐吗?
时间:2025.11.26 14:49 作者:上海协爱中医医院
时间:2025.11.26 14:49 作者:上海协爱中医医院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康复大厅里,康复师正在指导术后患者训练。患者的家属这样说道,“家门口新开的这家康复医院,实在太方便了,医护很专业,我们过来看望省时省力,舒心多了。”
作为一家专业的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致力于为有健康需求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医院位于浦东新区城南路318号,拥有64排CT、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可以收住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脑病康复、术后康复、肿瘤康复、认知障碍康复、老年慢性病等不同需求的患者。
协爱临床中综合运用高压氧舱、核磁共振、CT、DR、经颅磁等先进设备,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训练、中药内服外用及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手段,形成“早期干预—中期强化—后期巩固”的全周期康复治疗链。
协爱将“患者为中心”理念贯穿全程,创新性融入“五行护理”模式,通过情志调护、功能训练与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就医体验。
院内全面推行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核心,系统整合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通过“辨证施治、固本培元”的中医特色干预路径,结合患者个体体质与病程特点,制定“一人一方”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为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的保障。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护工团队持证上岗,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服务,营养师精.选新鲜食材,制定饮食方案。住院环境温馨舒适,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是协爱集团下属医院之一,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董单位,协爱集团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建立了30多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品牌的连锁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康复医院、养老院及多家互联网医院,致力于为更多人提供优质中医药医疗服务。
协爱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建“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成立“协爱质量管理委员会”,保障协爱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未来,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将继续坚持以康复医学为导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
上海浦东新区有哪些脑外伤后运动性失语康复护理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璟安康复医院值得推荐吗?脑外伤后运动性失语常表现为“能理解他人话语,但无法清晰表达”(如说不出完整句子、发音含糊),常见于脑外伤累及语言运动中枢(如布洛卡区)的人群。核心是通过分阶段语言训练激活语言表达功能、提升发音协调性,逐步从单字过渡到对话,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社交障碍。
核心康复需求
-改善发音器官协调性(如舌头、嘴唇运动笨拙)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单字、单词过渡到短句、对话)
-建立替代沟通方式(如手势、文字辅助,满足基本需求)
需根据患者表达能力分层训练,避免复杂任务引发挫败感,多给予正向鼓励。
分阶段康复方案
1.发音唤醒期(1-3个月):以“器官激活+基础发音”为主。
-练“口腔肌肉训练”(舌头伸出/缩回/左右移动,每次10组;嘴唇抿紧/张开/鼓腮,每次15组,每天2次),激活发音器官;
-做“元音发音训练”(从简单元音“a”“o”“e”开始,拉长音练习,每次5分钟,每天2次),掌握基础发音技巧;
-借助镜子观察口型,纠正发音时的器官位置偏差(如发“b”音时嘴唇是否闭合);
-用“实物联想”(拿苹果说“苹”“果”,拿杯子说“杯”,每次15分钟,每天1次),建立语言与实物关联。
2.表达提升期(3-6个月):侧重“单词+短句训练”。
-练“常用单词发音”(从日常词.汇如“水”“饭”“走”开始,逐字纠正发音,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做“短句表达训练”(从简单短句如“我要水”“去散步”开始,先跟随复述,再自主表达,每次15分钟,每天2次);
-家人配合“对话互动”(提出简单问题如“今天吃了什么”,引导患者用短句回答,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用“卡片提示”(看场景卡片<如“吃饭”“睡觉”>说对应短句,每次15分钟,每天1次),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3.沟通整合期(6-12个月):聚焦“日常对话+社交适应”。
-练“日常场景对话”(模拟购物、打电.话等场景,如“我想买牛奶”“请问几点了”,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参与“小组交流”(与其他康复患者简单聊天,如分享兴趣爱好,每次30分钟,每周2次),提升沟通信心;
-对表达仍有困难者,教“辅助沟通工具”(如手写板、常用需求图片卡),确保基本沟通需求;
-定期做语言功能评估(每4周一次),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难度。
家庭护理要点
-与患者沟通时保持耐心,避免打断或替患者表达,给予充分时间组织语言;
-每天固定训练时间(如饭后30分钟,每次20-30分钟),保持训练连贯性;
-多肯定进步(如“今天这个词发音比昨天清楚”),避免否定式话语(如“你怎么又说不出来”);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若出现焦虑、自卑,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疏导;
-若语言能力无明显改善,及时咨询言语治疗师调整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