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京石结石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尿酸骤升:结石形成的“核心推手”与混合型风险!

尿酸骤升:结石形成的“核心推手”与混合型风险!

时间:2025.10.06 16:25 作者:长沙京石结石医院

尿酸骤升:结石形成的“核心推手”与混合型风险!

暴食大量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会引发血尿酸与尿尿酸“双骤升”,不仅直接形成尿酸结石,还会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混合型结石”风险:

嘌呤代谢的“尿酸风暴”:肉类(尤其是红肉、动物内脏)、海鲜(如沙丁鱼、贝类)富含嘌呤,一次性摄入200g动物内脏(如猪肝),嘌呤摄入量可达800-1000mg(每日推荐量<300mg),这些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大量尿酸——健康人单次暴食高嘌呤食物后,血尿酸浓度可在2-4小时内从正常的300μmol/L升至500μmol/L以上,超过尿酸溶解度(380μmol/L),多余的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导致尿尿酸浓度骤升(从每日400mg增至800mg以上),尿液pH值随之降低(从6.0降至5.0以下),尿酸因“过饱和+酸性环境”析出结晶,形成尿酸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0%-15%)。

尿酸结晶的“核心诱导”作用:更危险的是,尿酸结晶会成为草酸钙晶体的“核心模板”——尿酸结晶表面带有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钙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当尿液中同时存在尿酸结晶与草酸钙时,草酸钙会优先附着在尿酸结晶表面,快速聚集形成“尿酸-草酸钙混合型结石”。临床数据显示,混合型结石占所有肾结石的25%-30%,其形成速度较单一成分结石快1.5-2倍,且更易嵌顿于输尿管(因表面更粗糙),引发急性肾绞痛。

这种“尿酸骤升+晶体诱导”的双重作用,使暴饮暴食成为“多类型结石”的诱发因素,尤其对于高尿酸血症人群(约10%的成年人),风险会再升高3-4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 尿钙波动:高负荷下的晶体“原料”激增!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