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关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睡眠,这些方法值得尝试【成都附大强直医院】
时间:2025.08.07 09:23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时间:2025.08.07 09:23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被睡眠问题困扰——夜间脊柱、关节疼痛加剧,翻身困难,晨起时的僵硬感更是让睡眠质量大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重疲劳、降低免疫力,形成“疼痛-失眠-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其实,通过调整睡眠环境、姿势和习惯,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让身体在夜间得到更好的修复。
一、优化睡眠环境:营造“无干扰”的休息空间
舒适的睡眠环境是改善睡眠的基础,尤其需要关注温度、湿度和光线:温度与湿度:室温控制在18-22℃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温度过高易导致出汗,加重关节黏滞感;过低则可能因受凉引发疼痛。冬季可使用电热毯预热床铺(入睡后关闭,避免整夜高温),夏季用空调时搭配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呼吸道和关节。光线与声音:睡前拉好遮光窗帘,使用暖光小夜灯(如需起夜),避免强光影响褪黑素分泌。若环境嘈杂,可佩戴轻柔的耳塞,或播放白噪音掩盖干扰声,帮助快速入睡。床垫与枕头: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如中等硬度的乳胶床垫或棕榈床垫),既能支撑脊柱保持生理曲度,又不会因过硬压迫关节。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避免过高(导致颈椎前屈)或过低(加重颈部僵硬),若存在颈椎受累,可选择专为脊柱疾病设计的蝶形枕,贴合颈部曲线。
二、调整睡眠姿势:减少关节压迫,缓解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睡眠姿势直接影响疼痛程度,错误的姿势可能加重脊柱畸形和关节负担:首选仰卧位:仰卧时在膝下垫一个薄枕头,让髋关节和膝关节适度屈曲,减轻脊柱压力,放松腰背部肌肉。同时,保持颈部自然放松,避免头部过度后仰或前屈。这种姿势能大程度维持脊柱生理曲度,减少夜间疼痛发作。交替侧卧位:若仰卧不适,可尝试侧卧位,但需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软枕头,避免上方腿部压迫下方髋关节和脊柱,造成两侧受力不均。翻身时动作要缓慢,用手臂支撑身体逐步转动,避免突然发力拉扯脊柱关节。避免俯卧位:俯卧时脊柱处于过度后伸状态,会加重颈椎、腰椎的压力,还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尤其不适合已有脊柱畸形的患者。
三、改善睡前习惯:降低身体“兴奋度”,为睡眠“预热”
睡前1-2小时的习惯调整,能帮助身体从“活动状态”过渡到“休息状态”:温和放松运动:睡前可进行5-10分钟的轻柔拉伸,如仰卧抱膝(轻轻将膝盖拉向胸部,缓解腰背僵硬)、缓慢转动脚踝和手腕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紧绷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走、拉伸幅度过大),以免刺激神经兴奋,反而难以入睡。热敷与泡澡: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或用热水袋(外包毛巾)热敷腰背部、髋关节等疼痛部位,能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条件允许时,泡个温水澡(水温38-40℃,时间10-15分钟),借助水的浮力减轻关节压力,让身体更易进入睡眠状态。减少刺激因素: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可选择阅读纸质书、听舒缓音乐等安静活动。避免睡前饮用咖啡、浓茶或大量饮水(防止夜间频繁起夜),晚餐不宜过饱,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胃肠道不适对睡眠的干扰。
四、借助辅助工具:针对性缓解不适,提升睡眠舒适度
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能有效减轻夜间不适:腰背部支撑垫:若仰卧时腰背部有空隙感,可在腰下垫一个薄而软的支撑垫(厚度不超过3厘米),贴合腰部曲线,缓解肌肉紧张。护具辅助:夜间关节疼痛明显者,可佩戴轻薄的护腰、护髋(选择透气材质,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提供适度支撑,减轻活动时的疼痛。止痛药物调整:若夜间疼痛严重影响入睡,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止痛药物的服用时间(如睡前1小时服用),让药物在入睡后发挥效果,减少夜间痛醒次数。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依赖药物,需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改善。
五、应对夜间醒觉:快速重新入睡的小技巧
若夜间因疼痛或僵硬醒来,不必焦虑(焦虑会进一步影响入睡),可尝试这些方法快速恢复睡眠:缓慢调整姿势至舒适的体位,用手轻轻按摩疼痛部位;若关节僵硬明显,可在床上做简单的“小范围活动”(如缓慢屈伸手指、转动头部),待僵硬感缓解后再尝试入睡;若清醒时间超过20分钟,可起身到昏暗的房间做简单的放松活动(如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待有睡意后再回到床上。
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睡眠质量,需要“环境、姿势、习惯”多管齐下。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可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并调整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良好的睡眠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间”,坚持科学调理,不仅能缓解疲劳,更能为控制病情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如果睡眠问题长期无法改善,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排查是否存在病情活动或其他合并问题,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