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09 11:40:15
发布时间:2025-05-09 11:40:15
老年人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外感邪气等因素相关。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老年人肾精亏虚易导致消渴。先天体质偏阴虚者,年老后肾阴更虚,虚火内生灼伤津液,形成上消、中消、下消症状。治疗需滋补肾阴,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配合太溪、三阴交等穴位艾灸。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酿生内热。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膏粱之品更易化热伤津,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建议采用淮山南瓜粥、苦瓜炒蛋等药膳,避免糯米、龙眼等甘温助火食物。
肝主疏泄,情志抑郁会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老年人易因孤独焦虑引发肝火刑金,出现口苦咽干症状。可服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按揉太冲穴,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调节情志。
房劳伤肾或思虑过度会暗耗肾精。老年肾气本虚,过度劳累加速肾阴亏损,常见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推荐枸杞杜仲茶滋补肝肾,艾灸关元穴,避免熬夜及重体力劳动。
燥邪、热邪侵袭可能诱发或加重消渴。老年人卫外不固,秋燥时节易出现皮肤干燥、烦渴加重。可用桑叶菊花代茶饮清热润燥,刮痧肺俞穴宣发肺气,保持室内湿度40%-60%。
老年糖尿病患者需注重饮食调摄,选择荞麦、燕麦等低升糖指数主食,搭配黄芪鲫鱼汤等益气养阴药膳。运动建议选择太极拳、五禽戏等柔和功法,每日30分钟微汗为度。定期监测血糖的同时,可通过耳穴压豆胰胆、内分泌等穴位辅助调节,足浴时加入鸡血藤、丹参等活血药材改善微循环。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情志上保持"恬淡虚无"的养生心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