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引发的药源性肾衰竭?怎么诊断药源性肾衰竭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45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45
药源性肾衰竭,是指药物使肾脏排泄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功能(肌酐清除率)下降超过正常的50%,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从而引起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及水盐代谢紊乱的尿毒症综合征。
到目前为止,至少140多种药物可致损害,约25%的肾衰竭属于药源性。
药源性肾衰竭按引起原因可分为:①肾前性肾衰竭;②肾内性肾衰竭,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改变、急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及微小球病变性肾炎);③肾后性肾炎;药源性慢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药源性肾衰竭,以急性较多,慢性相对少见。急性肾衰竭的肾功能在数天或数周内迅速恶化,发生时间超过数月或数年。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疲倦、嗜睡、血浆肌酐浓度增加,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低血钙)、高血压、肌肉痛性痉挛、恶心、呕吐、胃肠出血、水肿、感觉异常、瘙痒、腿不宁综合征、癫痫发作、感染、败血症、意识障碍等,甚至引起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