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专家告诉你什么才算是高危

发布时间:2025-01-17 15:45:29

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过度恐惧的心理障碍,高危行为是恐艾症的核心关注点。高危行为主要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职业暴露等。了解高危行为的定义和应对措施,有助于缓解恐艾情绪。

1、无保护性行为

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未知HIV感染状况的伴侣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并定期进行HIV检测。如果发生高危行为,可在72小时内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PEP),降低感染风险。

2、共用针具

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医疗器械是艾滋病传播的另一高危行为。吸毒者、纹身或穿耳时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避免共用针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操作。如果发生共用针具的情况,应及时进行HIV检测,必要时服用PEP。

3、职业暴露

医护人员、警察等职业人群可能因职业暴露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在72小时内服用PEP。同时,定期进行HIV检测,确保早期发现和干预。

恐艾症患者应通过科学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免过度恐慌。对于高危行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检测是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