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是怎么种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05-01 22:40:43
发布时间:2025-05-01 22:40:43
平菇种植需要菌种培养、培养基配制、灭菌处理、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五个关键步骤。
平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采用PDA培养基试管培养,原种使用小麦粒或木屑培养基,栽培种常用棉籽壳为主料。优质菌种菌丝洁白浓密,无杂菌污染,需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20-30天。
主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或木屑,添加20%麸皮、1%石膏粉和1%蔗糖。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调至6.5-7.0。棉籽壳需提前预湿24小时,木屑要求阔叶树种且陈化3个月以上。
培养基需彻底灭菌,常压灭菌100℃保持8-10小时,高压灭菌121℃维持2小时。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接种,接种箱提前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接种量一般为干料重的5%-8%。
接种后置于25-28℃黑暗环境培养,相对湿度保持60%-70%。菌袋单层摆放避免积热,每天通风2次。菌丝长满袋需25-35天,期间发现绿霉等污染立即剔除。
菌丝成熟后移至出菇房,温度降至18-22℃,湿度提升至85%-90%。每天散射光照6-8小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ppm以下。原基形成后减少喷水,采收前12小时停止加湿。
平菇种植需注重营养搭配,培养基中添加豆粕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出菇期保持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分化,采收后清理料面残留菌柄。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可提高空间利用率,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定期轮换消毒不同菇房,连作障碍区需用石灰水彻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