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要以“和”为贵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1-10-28 11:21:00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历了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分、寒露和初霜,其中秋天分为季节气候的变化。内经·;素问&...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历了夏季、白露、秋分、寒露、初霜六个节气,其中秋季分为季节气候变化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这是平静的,天气急,地气明。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从立秋到夏季,秋阳肆虐,温度高。此外,还有雨,湿气重,天气好湿热并重为特征,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逐渐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因为人体的生理活动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体内的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以,秋季养生在调整精神情绪、饮食起居、运动引导等方面,应注意和字。

调和情志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后,从天人对应的角度来看,肺属金,对应秋气,肺主气司呼吸,担心。气虚人们对秋季气候的变化很敏感,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了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象,常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秋天注重调节精神是养生的重要任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克制神气,使秋气平静。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这个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是如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平静,可以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容平的特点。

秋冻有节和强身健体

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春遮秋冻,无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季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是要对秋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地理解其中的真髓。自立秋节气以来,气温日益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秋雨一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到了深秋,遇到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下雨,仍然是薄衣单裤,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引起感冒等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患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感冒,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所以,顺应秋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和谐,才是明智之举。

相关标签: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