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气温骤高易上火?太乙堂杜保国教你用 “酸甘化阴” 润燥法

随着气温骤然升高,不少人发现自己频繁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心烦易怒等症状,这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上火”信号。面对燥热侵袭,南京太乙堂的杜保国医生推荐采用传统中医“酸甘化阴”润燥法,帮助身体调节平衡,缓解不适。

“酸甘化阴”源自中医经典理论,酸味与甘味的食材搭配,能协同作用化生阴液,滋养身体。杜保国医生解释,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津液流失加快,易出现

阴燥热。酸味食物可收敛生津,甘味食物能滋补中焦、养阴和血,二者结合能有效补充身体损耗的阴液,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食材适合“酸甘化阴”润燥法。比如,将乌梅与冰糖搭配煮水饮用。乌梅味酸,能敛肺生津、涩肠止泻;冰糖味甘,可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二者煮成酸甜可口的酸梅汤,既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又能缓解燥热带来的口渴、咽干等症状。再如,雪梨与百合的组合。雪梨味甘性寒,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的功效;百合味甘微苦,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将雪梨切块与百合一同炖煮,不仅口感清甜,还能有效改善因上火导致的咳嗽、心烦等问题。

除了饮品与食疗,“酸甘化阴”润燥法还能融入日常饮食搭配。在烹饪菜肴时,适当加入番茄、山楂等酸味食材,搭配山药、红枣等甘味食材,既能丰富菜品口味,又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为身体补充阴液,对抗燥热。

杜保国医生提醒,“酸甘化阴”润燥法虽适合多数人应对高温上火,但体质特殊者仍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食用。若上火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调整生活作息,必要时前往医疗机构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通过简单的饮食调理,运用“酸甘化阴”之法,就能在炎炎夏日为身体撑起一把“润燥保护伞”。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