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南京太乙堂戴院长提醒,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正在悄悄伤害肝脏,诱发疾病风险。日常留意自身行为,及时纠正这三个坏习惯,或许能为肝脏健康多一份护航。
长期酗酒,损耗肝之精气。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品”,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饮酒,湿热之邪易蕴结于肝脏,阻碍肝气的正常疏泄。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依靠肝脏代谢,过量摄入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损伤。戴院长在临床中发现,不少有饮酒习惯的患者,出现肝区不适、面色晦暗等症状。长此以往,肝脏气血受损,正常功能受影响,增加肝癌发生的可能。
熬夜不辍,扰乱肝脏藏血。中医讲究“人卧则血归于肝”,夜间是肝脏进行自我修复、藏血养精的关键时段。熬夜打破了身体正常的阴阳平衡与气血运行规律,肝脏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和滋养,久而久之,肝血亏虚,肝阴不足,抵抗力下降。戴院长强调,长期熬夜还会导致体内火气上扬,影响肝脏疏泄功能,给肝脏健康埋下隐患。
情绪压抑,阻滞肝脏气机。肝主情志,长期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肝脏气血运行不畅,不仅容易引发胁肋胀痛等不适,还会影响肝脏正常的解毒、代谢功能。临床中,因情绪问题导致肝脏功能异常的案例屡见不鲜。
戴院长指出,想要守护肝脏健康,除了及时摒弃这些坏习惯,还可从中医角度进行日常调理。饮食上,适当食用枸杞、菊花、桑葚等养肝食材;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重视生活细节,关注肝脏发出的信号,才能更好地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