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对于止血和凝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血小板数量长期超过正常范围(125-350×10⁹/L),特别是数值持续400以上时,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了。因为血小板增多不仅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血小板数值长期400以上会出现一些重要症状,希望患者自查,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1、持续疲劳乏力
血小板增多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缓,导致身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产生疲劳感。持续性的疲劳乏力如果无法缓解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2、不明原因的出血和皮肤瘀斑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当血小板数量增多时,血液凝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皮肤容易出现淤斑和出血倾向。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皮肤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淤斑,或者轻微受伤后就难以止血,这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的一个信号。
3、头晕头疼、视力模糊
血小板增多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使得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脑部供血。这可能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出现。此外,视力模糊也可能是血小板增多引起的症状之一。
此外,由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较容易形成血栓和出血,不及时加以治疗易转化成急性白血症。因此一旦有异常症状及时检查,早干预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