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简单来说就是尿液在膀胱内积聚而无法正常排出。从中医的角度深入探究,尿潴留往往是多种病症的外在表现,背后可能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
太乙堂杜保国指出,膀胱是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尿液的排出。当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时,就容易引发尿潴留。比如,外感湿热之邪,蕴结于膀胱,阻滞了膀胱的气机,使得膀胱无法正常气化,尿液排泄受阻,从而出现尿潴留。这类患者通常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小便颜色黄赤,舌苔黄腻。在日常生活中,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都有可能诱发湿热蕴结膀胱的情况。
肾脏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肾主水,司开合,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膀胱的气化功能。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就无法温煦膀胱,导致膀胱气化无力,尿液难以排出,进而引发尿潴留。此类患者除了有尿潴留症状外,还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等表现。一些年老体弱、久病不愈的人群,由于肾气逐渐亏虚,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肺失宣降也可能导致尿潴留。中医理论中,肺被称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正常,才能使水道通调,下输膀胱。当肺气失于宣降时,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影响膀胱的排尿功能。比如,患有感冒、咳嗽等肺部疾病时,若病情迁延不愈,就可能影响肺气的宣降,进而引发尿潴留。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咳嗽、气喘等肺部症状。
还有一种情况是脾气虚弱。脾主运化水液,脾气健运,水液才能正常代谢。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生,下注膀胱,也可能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尿潴留。此类患者通常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尿潴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病症,涉及膀胱、肾、肺、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太乙堂杜保国提醒当出现尿潴留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综合判断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上一篇:太乙堂戴春海:肺失宣降如何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