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指肝内脂肪含量过多。正常肝脏含少量脂肪,脂肪量约占肝脏总重量的5%,超过这个重量就被认为是脂肪肝。
尽管脂肪肝的患病率很高,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仍然相当有限。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知晓率相比,脂肪肝患者对肝脏疾病的认知率很低。不光是患者,目前临床医生对脂肪肝的关注度也尚不足,与其他高度流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相比,脂肪肝很少受到公共卫生角度的关注,疾病负担增加、认知的有限和临床惰性共同加剧了公共卫生挑战。
许多偏瘦的人充满疑惑,明明看起来不胖,为什么也会有脂肪肝?“只有肥胖的人群才可能出现脂肪肝,这种观点并不准确。”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聚积过多导致的病变,确实多见于肥胖人群,但部分身型瘦的人群也会得脂肪肝。亚洲人群体质的一大特点是,皮下脂肪含量虽然不高,实则内脏脂肪含量很高,因此看起来不胖却有脂肪肝。
当然,肥胖能引起脂肪肝,严格控制饮食,防止营养过剩,增加体育锻炼把体重减下去,是防治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措施:长期大量饮酒也是造成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原因,经常饮酒,肝脏负担太重,会危害身体特别是肝脏的健康,因此,预防脂肪肝尤其不宜经常饮用烈性白酒,更不宜酗酒。
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目前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却缺乏有效的药物。慢性脂肪肝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尤其应该重视饮食调理,在饮食上多加调养。
首先,要控制热量,充足蛋白质的摄入,比如多吃鱼、虾、瘦肉、海米等:多吃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脑髓等脂肪舍量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煎炸食物、甜食和刺激性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克之内;还要多饮水,晚餐不要吃得过饱,睡前不要加餐。
为了缓解因减轻体重而带来的饥饿难耐感,膳食中还可以选取低热量的食物,如蔬菜、糙米等,这类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并延长在胃内停留时间.脂肪肝患者平时可根据饮食口味多吃些具有降低肝内脂肪的食物,如大枣海带、生姜、菠菜、黄瓜、水芹菜等。